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毕生追求“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杨振宁评价

来源: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他是华罗庚的老师,他是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他是中国函数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的“熊氏无穷数”理论被载入世界数学史册。许宝騄、段学复、庄圻泰,严济慈、赵忠尧、钱三强、

他是华罗庚的老师,他是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他是中国函数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的“熊氏无穷数”理论被载入世界数学史册。许宝騄、段学复、庄圻泰,严济慈、赵忠尧、钱三强、赵九章、柳大纲、华罗庚一大批著名科学家都是他的学生。这位泰斗级的人物就是熊庆来。毕生追求“科学救国、教育救国”,致力为国家培育人才。

1893年9月,云南弥勒县偏僻的山村,熊庆来就出生在这里。他父亲是清末主管教育的学官。受父亲在教育事业的感染,从小就展示卓越的天资。在启蒙老师的引导建议下,他的法语和数学进步神速,并考入云南方言学堂。随后以优异成绩获取留学生资格。在法留学期间,一心向学,先后就读于法国多个大学拿到高等算学、高等微积分学、理论力学、理论天文学、高等物理学5个高等学历证书,并获蒙柏里大学理科硕士学位。

此时,已是他在外求学整整8年有余。1921年,熊庆来回到祖国。在国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大学,陕西西北大学,云南路政学校任教。在刚回国后就被聘为教授和系主任,此时他才年仅28岁。在国立东南大学任教期间,呕心沥血。东南大学一度因过度劳累导致吐血,即使染病仍坚持编写教义。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每天都得打3、4次电话催其吃饭。任云南大学校长时,每天的行程都是排得满满当当。即使在晚年仍保持长时间的工作状态。1949年,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后留在法国从事数学研究。

1957年,熊庆来响应国家号召,回国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函数论研究室主任。熊庆来老先生一生在权威平台发表20余篇具有世界水平的学术论文。其发表的《关于无穷级整函数与亚纯函数》,所定义的“无穷级函数”,被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载入史册。同时他积极提议创办中国数学会刊,也就是现在的《数学学报》。杨振宁先生曾经这样评价:“熊庆来亲手创建了近代中国4所大学的数学系,个人对国家近现代科学发展作出如此大的贡献,在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熊庆来老先生既是千里马又是伯乐,他为新中国发现和培养了诸多著名的科学家。在东南大学时期,慧眼识珠,发现刘光,日后成为著名物理学家。在刘光求学期间,一直资助,甚至卖皮袍给刘光寄钱。在清华大学时,发现华罗庚。他打破常规,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并在他培养下成为日后耳熟能详的数学家。他悉心栽培严济慈,在各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受到法国教授好评。自此法国开始承认中国大学毕业文凭与法国大学毕业文凭具有同等效力。70岁高龄时,身患重病任指导杨乐和张广厚两位年轻的数学家。被誉为“中国数学界的伯乐”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熊庆来晚年曾谦虚地回顾道:“平生引以为幸者,每得与当时英才聚于一堂,因之我的教学工作颇受其鼓舞。”这样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

1969年不幸去世,但他所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和学术成就一直激励着后人。

文章来源:《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网址: http://www.zkkxyjsxb.cn/zonghexinwen/2021/0418/669.html



上一篇:国科大教授送科技进果园,怀柔科学城建设延伸
下一篇:人到中年,怎样锻炼才是科学合理、有益健康的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投稿 |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编辑部|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版面费 |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论文发表 |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